中国绿色时报12月29日报道(记者蒋卫民通讯员张雷)不砍树也能致富!广西通过大力发展以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加工、林下旅游为主要内容的林下经济,带动八桂林业赶超发展。2011年,全区林下经济产值有望突破230亿元,林下经济已成为促进八桂农民快速增收的重要渠道,全区林农今年将由此人均增收超过1000元。当好参谋五级书记抓林下经济广西是欠发达地区,近3000万农民的年人均纯收入远低于全国水平,利用耕地促进农民大幅增收的难度越来越大。
但广西发展林下经济的光热水条件优越,适宜发展的林地面积大,近9000万亩。为促进广西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和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推动林下经济发展,自治区林业厅深入开展调研,积极向自治区党委、政府汇报,争取高位推进和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2010年6月,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五级书记抓林下经济,将林下经济发展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推进林改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抓手、破解农民增收难题的最佳选择,作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来培育。
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自治区政府主席马飚等自治区领导多次深入基层调研,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林下经济工作。2011年9月,成立了以自治区党委、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以区党委、区政府分管副秘书长与林业厅厅长为副组长的自治区林下经济发展领导小组。
自治区党委、政府于2010年和2011年两次召开全区林下经济推进现场会,层层分解任务,建立了督导督查机制、信息通报机制、检查考评机制和激励处罚机制,确保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市、县、乡镇也都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林下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召开联席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各部门密切配合、合力推进,全区上下形成了高度重视林下经济、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的良好格局和氛围。
除林业部门发挥牵头作用外,发改部门积极指导和协助林业部门制定林下经济发展规划,财政部门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农业、水产、畜牧部门加大对林下种植和养殖业的品牌培育、技术指导和扶持力度,扶贫、金融部门对林下经济项目给予倾斜支持,各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发展林下经济的成功经验和典型事例。高位推动,促进广西林下经济发展得红红火火。规划先行谋划两区一带发展格局自治区林业厅立足广西区情林情,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的要求,坚持以林为主、保护第一,集约经营、规模发展,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组织编制了《广西林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了林下经济的发展目标、发展模式、技术路线、建设规模、发展布局及重点建设任务。
通过大力发展林药、林菌、林花、林草、林禽、林蜂等林下生态种养业和林下藤芒加工、林下休闲等,力争到2015年,形成桂西南特色林下种植养殖区、桂东北森林旅游服务区、桂东南外向型林下经济产业带的两区一带发展格局,林下经济发展面积达5000万亩,年产值达5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率超过30%,为打造千亿元种养产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加大投入努力构建政策保障体系为进一步推动林下经济发展,构建有效支撑的政策保障体系,自治区政府于2010年10月出台了《关于大力推动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发展林下经济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明确了发展目标任务、发展模式、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于2011年9月又转发自治区林业厅、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加快林下经济发展优惠政策的若干意见》,在龙头企业、加工流通、服务体系建设等主要环节,制定了一系列力度较大、操作性较强、覆盖面较广的政策措施。在财政政策方面,自治区财政设立了林下经济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同时整合发改、农业、林业、畜牧、科技、扶贫等相关专项资金,重点加大对林下经济公共领域和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
2011年,全区各级财政扶持林下经济发展的资金达3.5亿元,仅自治区本级财政扶持林下经济发展的资金就达1.5亿元。在金融政策方面,大力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加强林下经济担保体系建设,扩大政策性保险体系的覆盖面。在土地政策方面,自治区重点龙头企业所需非农建设用地,纳入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给予重点保障;对建设道路、棚舍等直接服务于林下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用地,纳入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用地范围进行审批。
在科技支撑方面,通过安排农业科技推广和示范项目资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支持建立林下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体系。工程推动提高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2011年初,自治区党委、政府启动实施千万林农千元增收工程,因地制宜,重点培育珍贵树种和林下种植珍贵植物、林下种植药材、林下种菌、林下养鸡、林下养畜、林下养蜂、藤芒纺织加工、竹笋加工、城郊林农乐、八桂森林家园森林旅游等具有区域化特色产业的十大项目,全力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努力培育一批林下经济产值十亿元县、亿元乡镇、千万元村、百万元屯、十万元户,争取从2011年起,用5年时间,使林下经济发展到5000万亩,年产值500亿元以上,实现年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的林农累计达2000万人,林下经济对林农增收的贡献率超过40%,努力打造民生工程、生态工程和致富工程。
2011年以来,通过采取加强规划引导、打造示范典型、壮大龙头企业、加强合作组织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加强金融科技服务等措施,全区林下经济发展势头迅猛。预计2011年广西林下经济产值同比增长65%左右。
创新机制不断提升林下经济发展竞争力充分发挥种养大户、经济专业合作组织以及龙头企业的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建立了一批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采集加工、林下旅游等示范基地,推动林下经济由点到面快速发展。一些地方已发展成为在广西乃至周边地区有较大影响力的林下经济产业大县。玉林市容县建立了5个林下养殖示范区和9个林下养殖规模示范镇,2011年林下养鸡出栏3000多万只,产值突破10亿元;北海市合浦县利用名贵树下适合栽培金花茶的特点,在印度紫檀、黄花梨等珍贵树下种植金花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林下栽培人工无性繁殖金花茶基地。
采取招商引资、政策支持、科技服务、组建经济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等多种方式,培育了一大批龙头企业,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集约经营模式,进一步提高了林下经济产业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2011年,广西林下经济实体达14.1万个,其中,种养专业大户50个,专业合作社1507个,龙头企业150家,涉林企业1585个。按照突出特色、做优产品、做大品牌的思路,瞄准粤港澳、长三角等市场,着力在挖掘和提升传统品牌产品、发展绿色有机产品以及产品精深加工上下工夫。
目前,陆川名猪、环江香猪等一批享有盛誉的本地传统拳头产品规模更大、品牌更响,浦北红椎菌、优质三黄鸡、忻城金银花、金秀绞股蓝、大瑶山甜茶、永福罗汉果、田林八渡笋、马山黑山羊等一大批区域性知名品牌在迅速成长。做实广西林下经济,争当全国林下经济发展的排头兵,这是广西林下经济发展的追求。
今后,广西将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政策,扩大规模,优化结构,创新机制和模式,打造典范,树立品牌,做大、做强全区林下经济,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绿色增长、实现兴林富民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文来源:bb电竞体育-www.edelweiss-venezia.com